我要去修仙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268|回复: 0

1984年李老谈真气运行法

[复制链接]

185

主题

214

帖子

1181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81
发表于 2021-8-21 11:17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为什么把这一功法叫‘真气运行法’呢?”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个问题开始。
    李老医师认为,这个名称比较符合它的实际含义。他讲:在祖国医学和养生学中,有关“真气”的论述极多。如果把它辑录起来,可成一本厚书。这表明人们从千万年的生活实践中,懂得了“真气”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。简单说来,“真气”就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动力;从现代科学来说,就是人体的能量流,它可能是物质、能量和信息的综合体。他说,“真气”,也就是“内气”,而不是口鼻所呼吸的外部空气。练功有素的人就能体会到,当练功到“入静”时,口鼻呼吸可达到极微细甚至感觉不到的状态,而内在的气流则畅达全身,也就是“真气”的运行,这大概是练功的极佳效果。
    谈话一开了头,李老医师就精神焕发,好像进入了“真气运行法”的学术境界,他谈得津津有味,我这个气功爱好者也听得入了神。他说,弄清楚“真气”、“内气”与“外气”的区别,可以使学习的人明白练功的方法和目的,还可以避免有些功法一味强调对“外气”的深呼吸,而产生憋气、逆气的毛病。我过去初学气功,也深有感触,因无暇求师,就照着书上介绍的功法来练,很为呼吸不得法,吃了些苦头。
    李老讲,“真气运行法”也是通过呼吸进行调息,但方法不同:一开始是练功者在定心神之后,轻微注意呼,吸气听其自然,渐次把呼气引向心窝部。这样作的好处是,呼气容易放松胸、腹,使气血下沉;同时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,使心搏减慢、血管舒张、血压下降,肠蠕动增强,有利于解除身、心的紧张,易于使呼吸平静安稳。
    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调息调动“内气”的旺盛,而推动“真气”的运行。

    练习“真气运行法”分五个步骤,第一部入门是“呼气注意心窝部”。李老医师特别说明“注意”二字,就是丢开杂念,把注意力放在呼气上,但略加注意就行了,不要强行意守,否则会精神紧张,效果适得其反。一般人练上十来天,就会产生心窝部发热的气感,这就是入门了。以后再循序渐进。由浅入深,顺序渐进,也是这一功法的特点。
    “真气运行法”为什么能治病强身呢?李老说:这个功法主要在于发挥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,使人体的内环境保持有序化,维持相对平衡。他们认为这对人的健康极为重要。
    真气在人体内的运行,因为经常受到外来的各种不良刺激和精神情绪的影响,而失去平衡,即中医讲的阴阳失调。人的脑神经好比一部高度灵敏和复杂的电子计算机,接受到身体某个部位发出的信号,就会自行调节。得不到调节,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疾病。
    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各有差别。人的健康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有关。
    现代科学对某些疑难病的病因和治疗及人体内部细微的奥秘,至今也还有许多未知数。对有些疾病的防御、治疗,就要靠人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养成的自我调节能力、免疫能力来解决。
    当人们对“真气运行法”习练有成,熟练运用时,就能促使真气旺盛地循行全身各条经络。练功达到入静状态时,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在极为良好的抑制保护状态,这时,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极好的发挥,人的机体就得到休整、修理和建设。
    李老还拿老子《道德经》中讲的“有为—无为—无不为”的辨证观念来说明练功的微妙过程:有为—运用细微的意识活动(意念),来调整呼吸,排除杂念;而又把这种思维活动逐渐降到最低限度,以至消失,脑子完全空静下来,以任真气在全身循行,达到“无为”。而又进一步达到“无不为”,也就是人能高度地自我调节,从“必然”达到了“自由”的阶段。这是极高的境界,象攀登地球最高点的珠穆朗玛峰。
    当然,练功不是登山,要冒险奋力拼搏,它主要是靠技巧,也就是要得法。李老医师在教功时始终强调,练功要自然,不要勉强追求。初学者出毛病往往在急于求成。他要求学员要细心体会“真气运行法”的规律,运用其规律,循序前进,就可一步步水到渠成。
    李老医师十分欣喜由解放思想、破除迷信给气功带来的大好形势。他说当前气功界正是百花齐放,“真气运行法”亦非十全十美,愿互相学习,取长补短,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共同前进。
    以上访谈摘自1984年第1期《中华气功》杂志。受访时李老年近八旬。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517xiuxian ( 苏ICP备09004060号 )

GMT+8, 2025-5-5 03:53 , Processed in 0.08648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517xiuxian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